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民和县金田村砂涌现象

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(北纬35.70度,东经102.79度)发生6.2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。

央广网北京12月20日消息, 甘肃积石山6.2级地震发生后,与积石山县接壤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两个村——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了次生灾害,突如其来的3米高的浓稠淤泥大量涌入村庄,包围、覆盖、冲毁当地房屋,导致20名群众失联。事发后,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连夜组织救援。

据当地村民讲述,这些淤泥是地震发生不久后从地下冒出的。那么,这是一种什么现象?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此类灾害?就网友关心的这些问题,央广网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地质研究的相关专家。

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分析认为,这是一种地质灾害,叫做砂涌现象,即地下含水量高的沙土在地震发生时遭受强烈震动、挤压后,迅速液化、喷出地面。“金田村地处黄河故道,地面高出黄河河床几十米,地下含有较多含水量高的沙土。在6.2级地震的影响下,原本状态稳定的沙土突然遭受急剧上升的压力,从而发生砂涌现象。”

据介绍,作为地震的次生灾害,砂涌现象往往突然来袭,破坏性大。“砂涌现象发生时,人要尽量跑到高处避险。”苏德辰教授提醒。

图:中科院空天院陈甫副研究员

2011年2月,新西兰第二大城市附近发生了一次6.2级地震,震中距离市区约10公里。虽然地震波只持续了10多秒,但地震触发了规模巨大的砂土液化现象——大量砂土液化后喷出地表,导致1.5万栋居民住宅、1000余栋商业用房及桥梁、堤坝、地下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?在我国,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,唐山市区和郊区县也发生过砂涌现象,各种类型的喷砂面积3282平方千米,占总面积的42%。2008年四川汶川8.0级地震也伴随有严重的砂土液化现象。(记者陈锐海 王迟)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+ 23 = 29